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新疆煤炭的现代化突围
时间:2025-06-13 10:35:33来源:新疆日报
从人拉肩扛到无人化开采;从产量不足百万吨到超5亿吨;从传统燃料向化工原料转变……70年来,作为能源保供“压舱石”的新疆煤炭,其开采方式、产能建设、消费用途等均发生深刻嬗变,资源优势正转化为发展胜势。

从“煤黑子”到远程操作员

满头满脸都是煤灰,这是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乌东煤矿副矿长麦麦提艾力·如孜记忆中爸爸的印象。

麦麦提艾力的爸爸1953年就到原乌鲁木齐矿务局六道湾煤矿工作,是新疆“煤一代”。当时的煤炭生产方式基本是人拉肩扛,采煤主要靠榔头敲、十字镐刨、铁锹铲。

麦麦提艾力1994年进入煤炭行业,成为“煤二代”。工作31年来,他见证了新疆煤矿生产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转变。

如今的乌东煤矿,已成为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乌东煤矿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建成全国首个急倾斜特厚煤层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下一步还要实现掘进面数智少人化。”麦麦提艾力说,通过智能化改造,井下危险岗位实现了远程操作。

截至2024年,新疆通过验收列入全国智能化示范煤矿的还有库车市的俄霍布拉克煤矿、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准东煤田大井矿区二号矿井和南露天煤矿。其中,乌东、俄霍布拉克、准东煤田大井矿区二号矿井为井工矿,均已实现地面“一键启停、规划截割、智能控制执行”的生产模式。

随着煤炭开采方式的转变,曾经被称作“煤黑子”的井下矿工也变成远程操作员,坐在操作室监控井下生产。

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南露天煤矿应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先后安装了坑下卡车防碰撞、边坡雷达、无人驾驶、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综合预警平台等应用系统,煤矿生产“科技范”十足。

无人驾驶矿卡已成为新疆大型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标配”。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在准东、红沙泉、黑山3个露天煤矿累计投入307辆无人驾驶矿卡,特别是黑山煤矿,无人驾驶矿卡像是长了智慧“大脑”,实现了与有人驾驶矿卡、辅助车辆等混编作业。

从不足百万吨到超5亿吨

新疆煤炭资源总量约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位居全国第一。

由于开采方式落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产能无法有效释放。数据显示,1949年,全疆产煤量仅17.98万吨,人均占有煤量41公斤,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煤矿。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于1951年启动建设乌鲁木齐六道湾煤矿,拉开煤炭工业建设序幕。到1957年,新疆已建成11处煤矿,原煤产量首破百万吨,达112万吨。

1978年,全疆原煤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

“十四五”以来,伴随着煤矿智能化建设深入推进,新疆煤炭产能不断核增,产能迅速释放。2024年,新疆原煤产量达到5.41亿吨,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主要产煤省份首位。

石头梅一号露天煤矿是产能快速增长的代表性煤矿之一,通过智能化装备重塑采掘范式,优质产能加速释放,煤矿产能已从5年前的500万吨增至2024年底的3500万吨。

2024年,新疆单矿平均产能达到550万吨/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煤炭先进产能快速释放的新疆,主动服务于全国能源保供大局,新疆煤炭保供“朋友圈”越来越大。“创新煤炭运输方式,构建‘公铁水海’多式联运体系,新疆煤炭成功开辟了通达全国的战略通道。近年来,新疆煤炭依托这一高效网络,已突破地理限制,远销至西南、华中、华东及华南地区。”新疆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奎说。

自治区统计局统计,“十三五”期间,“疆煤外运”6939万吨;“十四五”以来持续增长,2021年达到4387万吨,2022年突破8800万吨,2023年突破1亿吨,2024年达到1.4亿吨。

拓展“疆煤外运”通道,2022年底,新疆提出推进“疆煤外运”北、中、南通道扩能。2024年1月开通的将淖铁路,贯通准东和哈密两大煤炭基地,打通“疆煤外运”北部黄金通道。目前正建设的格库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将形成“疆煤外运”南通道,带动库拜产区焦煤出疆。

从煤炭变身化工原料

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新疆的煤炭仅仅用来烧火做饭、取暖发电。

进入21世纪,随着煤化工产业发展,煤炭有了更高利用价值,一块煤炭变成了“一方气”“一滴油”“一块布”,实现华丽转身。

位于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以煤炭为原料,生产出聚烯烃产品。这些产品销售到下游,可用于生产一次性餐盒、医用注射器、汽车轮胎、保鲜膜、鞋子、衣服等上百种产品。

在伊犁河谷,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将煤炭投进高炉,经过高温“蒸桑拿”后,生产出天然气,然后通过西气东输管道系统销售到浙江、河南等省区市。

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总投资1700亿元的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建设正酣。该项目集煤炭开采、煤制油、煤化工、新能源建设、煤制新材料为一体,承载着全球首个应用二代技术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

煤炭是“化工原料之母”。近年来,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煤炭被制成天然气、化肥、甲醇、烯烃、BDO(1,4-丁二醇)、乙二醇等几十种化学品和新材料。“通过现代煤化工,一块煤炭的价值增长数倍乃至几十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秀江说。

作为新疆“十大产业集群”之一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集群,近两年发展势头正劲,一批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三聚氰胺、煤制聚甲醛等煤化工项目正加快推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疆拟建及在建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规模超5000亿元。

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尽最大可能将一块煤炭“吃干榨尽”,“十四五”以来,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投资建成荒煤气制乙二醇项目、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将煤化工排放出来的废气利用,实现变废为宝。

以煤为基,不断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新疆煤化工项目持续上新,原煤正变成乌金。

标签:

最新
  •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新疆煤炭的现代化突围

    从人拉肩扛到无人化开采;从产量不足百万吨到超5亿吨;从传统燃料向

  • 中国修订传染病防治法 完善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应对措施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30日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

  • 重庆安居古城举办非遗龙舟会

     5月31日,在重庆市铜梁区安居古城,观众观看神龙揽胜游江表演

  • 打破惯例!央行首次“预告”买断式逆回购,机构解读

    5日晚间,央行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6月6日,中国

  • 从2025年汉诺威工博会看AI工业应用

    2025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正在德国汉诺威举行。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

  • 北京时装周走进市民生活 京城商圈涌动时尚潮流

     时髦运动秀、萌宠T台秀、藏族高定秀……随着2025秋冬北京时装

  • 无量跌停预示着什么啊?巨量封跌停后第二天能涨吗?

    无量跌停预示着什么啊?股票市场是不断地波动的,大幅增长,又或是股

  • 诸城亮相《300秒看家乡》 展现“人文渊薮”魅力

     近日,山东潍坊诸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琪华受邀走进《300秒看

  • 新开发银行向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放首笔非主权贷款

    中新社上海2月25日电 新开发银行25日发布消息称,近日与交银金融租

  • “色彩的回响——黄建新油画作品展”在新疆美术馆开幕

    11日,新疆美术馆艺术长廊内人声鼎沸,色彩的回响——黄建新油画作

  • 聚焦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研究应用 专家学者研讨交流建言献策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钱学

  • 美年健康集团发布“共建共享高质量职场健康管理宣言”, 全面启动“高质量职场健康先行试点工作”

    11月23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办的第十七届

  • 国家图书馆邀读者听广陵绝响 品千古风流

    11月23日,2024年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暨第九届宁夏牛首山登山徒步

  • 走进民企看发展 |“嗍粉人”姚汉霖:一包包螺蛳粉,藏着乡村致富链

    中新网11月16日电(谢艺观 林馨)广西柳州,西南工业重镇,是全国五

  • 新野县王集镇: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 织密网格化治理 “平安网”

    今年以来,新野县王集镇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重

  • 国际工程大会在浙江台州:看见“隐形冠军”之变

    中新网台州11月4日电 (张益聪)从水泵制造,到系统性解决智慧用水方

  • 旅游
    • 世界微头条丨异船同坞“批量化建造”提速推进 外高桥造船同日实现双船出坞、双船起浮

    • 环球今日报丨香格里拉旅游迎“井喷式”增长 1-8月接待游客超1044万人次

    • 演出品类不断丰富、体旅融合持续深入 文娱体育会展消费热度提升

    • 营养密度(关于营养密度简述)